點擊數:23332013-09-07 23:58:16 來源: 《都氏家祠》博客
河南鄭州中牟縣都氏族譜探究
2013年元月1日晚,我們來到鄭州,與在這里工作的都永海宗親相聚。
據都永海宗親介紹:鄭州市都姓人口不是很多,而且比較分散。鄭州都氏祖居地他知道的只有中牟縣,原始分布集中在中牟城北耿石里(今萬灘鎮耿石屯),目前萬灘、油房頭、東漳、關家、王莊、鬧市口村、王林莊、辛莊、曹宋等村都有都姓人散居。
這支都姓人保存了民國三十七年編修的《都氏族譜》。2010年8月當地族人對族譜進行了續修。都永海先生為我提供了新編《中牟縣都姓宗族譜》。
新修家譜共有3篇序言:2010年8月,續修人都保安《續修宗譜序》;民國三十七年編修人都際唐《創修宗譜序》;民國三十七年編修人都際泰《創立宗譜序》。通過這部新編家譜,我們可以了解到中牟縣都氏的有關概況。
鄭州市中牟縣都氏宗族,長期居住中牟城北耿石里,以農業為主,“鑿井而飲,耕田而食”,風俗淳樸,耕讀傳家。自始祖有記載開始距今延續約200多年,繁衍十代。清朝道光末年,黃河決口之后,各門散居在萬灘、油房頭、東漳、關家、王莊、鬧市口村、王林莊、辛莊、曹宋等村。
一世祖為兄弟二人(或云系胞兄弟,或云系堂兄弟),因年代久遠,名字及生卒年月不詳。但記載,其中一人育有四子,長子都文雅,次子名字不詳,三子都甲森,四子都文化。另一人育有都恒昌、都合昌、都世昌等。東漳村的記載比較詳細,其中提到,二代都甲森生于清朝嘉慶十二年,三代都丙炎生于清朝咸豐五年,四代都嵩峰生于清朝同治九年,五代都際泰生于清光緒十七年,都際唐生于清朝光緒二十六年,六代都保舜生于清朝宣統二年,都保治生于民國四年,都保民生于民國十年,都保玉生于民國十七年,都保安生于民國二十一年,都保華生于民國二十三年等。
中牟縣都氏宗族輩份排列用字,從第七代開始分別為:永承祖惠,廣增宏德,忠厚傳家,延長世澤。
關于中牟縣都氏的祖源,民國二十七年都際泰《創立宗譜序》中提到:“溯吾族之由來,據先祖之傳言,考旁文之記載,知吾族於洪武定鼎之初,遠自洪洞遷來?!?010年都保安《續修宗譜序》中介紹:“得姓世祖”古代春秋時期,鄭公孫闕,字子都,其后以父字為姓,相傳姓都?!白婢犹锰枴?,后魏置黎陽郡,現在河南省??h縣城以東2公里。據吾族先祖之傳言,并考證旁文之記載,知吾族都姓于明代洪武定鼎之初,即約公元1368年遠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村遷來,距今已有642年。
根據族譜序言文字,我們可以了解到:這支都姓人一世祖生活年代應該是清朝乾隆年間,距今只有二百多年。遷徙到此地的時間是清朝中期,與原譜書編修人推斷的明朝洪武定鼎之初相差四百年。這支都姓人的祖源,原譜書編修人根據“先祖傳言”、“考證旁文”,認為是明洪武從山西洪洞遷來,說明編修譜書時并未找到明確佐證,只是沿用了《百家姓》上的通用說法。因此,這支都姓人到底是從哪里遷徙而來還是個未知數。至于得姓世祖為春秋鄭公孫闕、祖居堂號為黎陽郡,都是沿用了《百家姓》上通用說法,并非本支都姓人特有的準確淵源。
Copyright © 2008 - 2025 Dushijiaci, All Rights Reserved
都氏家祠?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ICP證:魯ICP備13026789號-2 技術支持:都百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