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數:18722018-07-01 20:59:50 來源: 都氏家祠
在初來伊通時曾在廟上許過香火愿:“神先如有靈驗,你保我成家立業、傳宗接代,我的子孫世代供奉?!币恢钡?/span>1966年停止。他原名今天無從可考。他名都興業極有可能是發奮圖強、要想生存必須興家立業而改。至于二、三世名字都表現出他一心發家至富。第四世是第三世請先生命名,四世名比任何上下代都有學問,即使現在名字都不如四世。因此他沒有按原始家族排列順序(我的觀點)
我認為:我們這一支無論是否是思明公之后,今天能彼此研討極其相似的歷史,也就很慶幸了。200多年前發生的歷史迷團雖然不能解開,但總算200多年后,各自的子孫后代能在一起討論同姓、同鄉人在那個年代里發生的事件從而產生今天的人文歷史,即使不是親支同宗最低也是遠系同宗同族老鄉。
我可信觀點有以下幾個方面:1.當時來的年齡可信,都是青春年少。2.同姓氏100%沒有質疑3.赴北歷史年代(1813年)相同。4.赴北歷史事件相同,清政府炮打滑縣。5.事件產生內容吻合,農安支走失一人,伊通支確實孤身一人。
我的兩個疑點:1.范字不同。2.輩分年齡差大。
我個人觀點認為:1.因一世祖孤身無助,為求生存若能成家立業便是最高所望。從二、三兩世祖名字足見其改名“興業”的內心求索,何況新到一方改名極易,原地名開難改,當時不存在檔案、戶口……等問題。2.輩分年齡差大,相差約兩代人(農安、伊通兩支對比)。首先伊通一世祖成家晚10年(按正?;榧弈挲g比較),其次二世祖、四世祖長支均無子嗣,今人全系屬于次支和末支延續,這里也應有晚10年差,再次現見在者僅7人,有6人均屬于末支四世祖都會清后人,與同父母長支都永清比相差17歲,三處相加約相差近40年,最后顯字輩長者今年應108歲和我比相差40來歲,如果有后人能有四五代人。
以上譜文是我1979年前收錄,我上輩知情者已略無幾人,五世僅剩幾人都不知事,但我今天萬萬沒想到南(伊通)北(農安)系后人能在網絡談及家族歷史,雖不能確定真偽,但同姓氏、同家族、同鄉住、同赴北求生存這是板上釘釘子,沒有質疑。
在此感謝北系眾多熱心關注者的幫助,更感謝百順,認真探討融匯南系資料,即使留下疑點也有待后世之人繼續考量發現,再加以結論。
這一切,我感到有生之年幸事添加。再謝! 愿:再有新發現
南系(伊通)六世都憲才
原工作單位伊通三中、伊通二十中
現住止伊通縣二道鎮中心村
2018年7月1日
Copyright © 2008 - 2025 Dushijiaci, All Rights Reserved
都氏家祠?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ICP證:魯ICP備13026789號-2 技術支持:都百順